中国最安全。这恐怕是当下许多国人的心声,与此相应的,则是“外面很危险”的想象。无论是五大洲水深火热的新闻,还是缅北电信诈骗,乃至最近日本排放核废水,从时事到影视娱乐,都不断强化着这样一种印象:边境之外就是洪水滔天。
我察觉到这一点,始于今年春熊猫丫丫回国,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它在美国“受虐待”的各种传言,那种情绪之汹涌,连一些多年的老编辑都跟我说难以理解。它在异国他乡究竟受了多大委屈,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,关键是这种情绪隐约透露出的心态:外面是不友好的,只有“回家”来才安心。
对此,我想说,或许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现象和问题。确实,不可否认的是,在国内待久了,我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认同感和安全感。但是,我们是否因此而忽略了境外的积极面呢?
6月,一名26岁的中国女子入住马尔代夫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后,门没关好,遭管家性侵。网上谈及此事,我看到有上千人点赞的一条高赞评论说:“都是在国内习惯了,出去都丧失警惕性了。”微博上有一位“申启典”,去了很多国家,但他大红的原因之一,可能是他每到一处都会骂当地不如国内。
或许,是我们太过自信了,害怕的不是失去财物,而是失去了自己安全的归宿。然而,我们是否应该更客观地看待境外的风险?中国是安全的,但并不代表其他国家都是危险的。事实上,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也像我们一样,注重公共安全。
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境外的事物和情况,摆脱一些认知上的偏见。当然,保持警惕性也是必要的,但我们不应过分夸大风险,打压探索和尝试的勇气。
所以,请记住,中国最安全,并不意味着境外就是危险的。少一些偏见,多一些开放与包容,也许会带给我们更丰富的人生体验。让我们抛开幻象,去探索那个边境之外的世界吧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