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来建设乡村?近日,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印发的《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活动实施方案》提出,组织农民在乡建设、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、动员能人回乡建设、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、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。文中明确指出,鼓励引导退休干部、退休教师、退休医生、退休技术人员、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,引发了社会关注。
近年来,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,“谁来种地、怎么种地”成为农业领域的难题。与此同时,随着高素质人才离村进城,“谁来建设村庄、怎么建设村庄”也成为农村领域的难题。乡村发展需要资金、技术、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,而这些又离不开人才。然而,由于城市的虹吸效应与乡村的相对弱势,农村长期缺乏能人和活力。
事实上,现在的城里人中,很多人的祖辈都来自农村,对桑梓情有独钟。只要有机会,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希望回到乡村寻求发展。这些人不仅具备经济实力和开阔视野,还具备专业知识,可以为乡村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。
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,但仅仅依靠留守农民已经无法满足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必须引入新鲜血液。政府部门通过组织农民、倡导大学生和能人回乡建设,并吸引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建设,来解决乡村建设中的人才问题。
乡村建设不仅需要人才,还需要加强资金投入、技术支持、管理改革和基础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。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,让农村地区迎来更加繁荣美丽的明天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