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活即是痛苦,生命包含死亡,转瞬即逝乃生存之命运。文明无一能永世长存,热望无一能完美实现。这是必然性,是历史的宿命,世人的困境。”1950年,27岁的亨利·基辛格在他长达377页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如是感叹。
73年后,昔日青葱岁月的笔墨却成了基辛格百年人生路的最佳注脚。当地时间11月29日,基辛格联合公司(Kissinger Associates)发布声明,宣布这位百岁老人将从公司职位上退下来。这一决定诚如基辛格的观点一般,即人生无法避免的动态循环。
基辛格,这位曾经影响世界政治的重量级人物,终其一生在国际舞台上推动着事件的发展。然而,时间的冷酷把他也带到了人生的尽头。基辛格的决定背后没有我们期待的“然而”,也没有完美的结局。生而必死,追求非也。“历史不可连续,我们只能在瞬间做选择。”这或许是基辛格的哲学,也是他对恒久不变世事的回应。
基辛格百年人生路或许实现了些许伟业,但在他的眼里,它也只是历史的波澜之一。就像他在论文中所写:“人类的希望,恐怕只能从我们意识中所产生那缕希望的火花中诞生。”基辛格的退休宣告,或许不会掀起大浪,但在他的人生旅程中,它是一次必然而自然的告别。如此而已,人生途中注定会有的章节结束,我们只能以感慨呼唤下一章的到来。结束不是结束,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